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华讯行业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773|回复: 1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食品级二氧化碳需求量将逐年上升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04-8-23 15:44:00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饮料和啤酒是食品级CO2的主要消费品。据统计,目前我国饮料和啤酒年人均消费量只有5千克,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50千克的年人均消费水平。目前美国CO2年需求总量已达900万吨.其中食品级CO2为320万吨,而我国目前CO2年总产量不是60万吨。按美国目前人均消费水平保守估计,专家认为,5年内中国食品级CO2需求量将达到1000万吨,年均增幅超过30%。 0 J% }8 W! E" p! M$ t1 B) @8 C# u
9 [- @, p( ?$ E! m
* `; e; }, r% n7 M) ?
            据全国化工合成氨设计技术中心站原站长、高级工程师徐京磐介绍,全球每年排放的CO2气体约达200亿吨,我国约占10%。特别是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,大量CO2被当作废气排放,不仅破坏人类的生态环境,造成温室效应,而且浪费了CO2资源。实际上,CO2是一种可利用的宝贵资源,已被世界有关组织列为人类最亲和的气体之一,并已在化工、食品、机械加工、石油开采等领域大量应用。但目前全球CO2年利用量不足1亿吨。
: z( z2 i4 ~0 w1 f7 Q8 J( w9 G6 G
' W/ `0 n8 X2 ]
            CO2按纯度不同分为工业级和食品级两类。近年来,食品级CO2发展十分迅速,特别是在饮料和啤酒、烟草、蔬菜等防腐保鲜、超临界萃取等领域更为活跃。 - f/ b7 V" @6 _. Z1 ^) j! y

: `" v! Y; t- h6 [7 q: T( G9 L( f* U, r9 ]
            饮料和啤酒行业是食品级CO2最大的消费市场。目前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,我国在该领域CO2消费水平极低。根据美国可口可乐公司提供的最新数据,中国饮料年人均消费量仅为美国的1/2.5,而中国人口是美国的5倍,因此中国饮料消费量应是美国的12.5倍。饮料对食品级CO2的巨大需求,预示着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。
+ G9 T. s. j5 ^, h" G$ u. v
# q- r5 g9 c: Z
# P4 a* y+ s0 \/ E$ x            烟草行业也为食品级CO2的应用提供了很好机遇。过去,烟草行业用的是氟利昴膨化烟丝,随着环保要求提高以及对食品添加剂要求严格,目前已逐步采用食品级CO2替代氟利昂进行烟丝膨化。采用食品级CO2膨化的烟丝不仅质量好,而且每箱香烟可节约近3千克的烟丝原料。我国不少烟厂近两年都相继将原来的氟利昂膨化设备改为CO2膨化设备。通常情况下,2000万箱/年香烟规模的企业,年约需260万吨食品级CO2。
' K' ^! I& }6 D1 i$ S
, h  h: c" c2 G# {' [7 _
" F) o' D) y2 |            食品级CO2或其制成的干冰还是食品、蔬菜、水果、水产品防腐保鲜用真正“绿色”产品的首选,另外在储存速冻食品、冷藏运输、医疗冷冻等领域也可大显身手。 3 H  V. _, S+ D, K6 a0 m- R' q

2 S% u/ p. o2 D
7 z& s" s$ N2 @' i, Q: N& N' P2 w            CO2超临界萃取技术目前在中药、食品、香料、石油化工、生物化工、环境化工等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。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低成本、易分离萃取技术,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,为食品级CO2也提供了用“武”之地。 - C: V2 G% e% c9 V/ t9 c
' m" V" U" E2 o; m! ~3 N8 P

* Y* J1 U/ _" b" o3 k  [+ h            据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气体净化中心主任孔渝华教授介绍,食品级CO2的国际标准十分苛刻,共有22项指标,对纯度要求很高,要求杂质含量极低。如总硫(H2S+COS+CS2)≤0.1×10-6;苯含量≤0.02×10-6;总烃含量(以CH4计)≤50×10-6(其中CH4≤20×10-6)。因此,制备符合国际标准的食品级CO2对提纯技术和设备要求很高。 2 Y2 T5 N  r4 {% a& m5 f4 q7 W
# l* |/ }4 E. A2 z

; A8 m: ^2 n" s- C8 t& I3 ]1 Y7 |            食品级CO2的原料气主要来自氮肥厂、石灰窑厂、发酵厂。由于氮肥厂气源稳定,外国公司大多愿意采用从这种气源提制的CO2。但尽管来自氮肥厂脱碳装置的CO2气体质量比较好,与国际制定的食品级CO2标准仍相差很大。我国权威机构曾作过调查,我国上述原料气中H2S含量约为(1-500)×10-6,有机硫(主要为COS,CS2的含量在大多数原料气中可忽略)含量为(2-15)×10-6,总硫比食品级CO2国际标准高50-5000倍;苯含量为(2000-10000)X10-9,是国际标准的100-500倍;总烃含量为(800-3000)×10-6,是国际标准。
1 Z. l: |; `! E' D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
沙发
发表于 2004-8-23 21:53:00 | 只看该作者
未完待续?
* \2 f+ |4 j) D% \& x[em06][em06][em06]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申请友链|手机版|华讯行业网 ( 桂B2-20030027  

GMT+8, 2025-4-29 05:26 , Processed in 0.040927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