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美好的时光”总是来去匆匆。曾经与黄金价格一争高下的山西焦炭,国际话语权日渐降低。450美元、300美元、200美元……到目前的每吨120美元——中国焦炭出口价格呈“俯冲式”的下跌。而更令人担忧的是,一些外商已经准备利用这一趋势,寻求2006年集体压价,突破每吨120美元大关。
# a/ H3 S [8 g 出口严重受挫,拥有80余家成员单位的中国北方焦炭联合体再也不能坐以待毙,发出了2006年联合涨价的呼声。这意味着,继山西省焦炭协会组织的“焦炭欧佩克”无功而返后,又一个联合体打出了限产保价的旗号。; u8 Z9 k2 i& X- K7 I/ o
# F f* j1 g" a6 o: g4 W 太阳一出来就得赔10万 g5 Z' t0 F: y7 x7 R
4 p7 J1 p0 h0 ]8 {
在常建国(化名)看来,去年以来,如何拉起焦炭市场行情,平衡不断跳水的焦炭价格,成了他每天苦思冥想的事情。$ }: s, n6 l2 f9 a, h8 a/ [2 u/ y
1 r- I7 A A9 m" R R. `
常建国,山西临汾市某焦化厂老板,在焦炭出口价格450美元一吨的时候,常建国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坐在家里数钱。“那时候想不赚钱都难,银行也抢着向我们贷款。”回想“当年”,常建国露出满足的笑意。然而好景不长,常建国还没有从“坐着数钞票”的满足中清醒过来,就被市场抛到了谷底。7 `% J3 `# b% o! @4 t- I
0 E( O* d( n2 A: B7 A- V
记者从山西焦炭产区了解到,由于出口亏损严重,一些没有自备煤源、没有焦化产品回收的独立炼焦企业不得不将焦炉熄灭。谈到现在的情况,这位40多岁的汉子明显低沉了许多:“现在不行了,一屁股债,太阳一出来就得赔上10万,即使百元大钞也得这么厚。”常建国鼓鼓的腰包一天一天瘪了下去,他用带些夸张的神态比划着10万元百元大钞的厚度。, i4 L; X3 n0 `3 z- R
9 `/ `& F k; s# O “出口不行,不出口也不行。我们现在是两头为难,卖出去了又收不回钱,但如果不接受这个价格,市场就会完全丢失。”常建国说。类似这样的情况几乎发生在山西所有从事炼焦业的老板身上。这些企业大都陷入了债务危机。几乎每家企业欠债都在4000万元以上,多的甚至高达七八千万乃至上亿元。$ R" g# G3 h* t+ n8 {4 b( J5 K
% a/ Q! T% |1 `4 y3 }4 n 山西省有关部门官员透露,在我国的焦炭价格中,只包含了极少的生态环境成本、安全投入成本和劳动保护成本;而且,这种现象在焦炭产业的上游煤炭行业仍然存在。国家虽然只对煤炭和焦炭企业征收了极低的矿产资源税费,但如果把这些成本都算进去,目前我国焦炭出口价格已经低于实际成本。7 [. l, H4 a5 \' N6 j) J5 X
4 e4 x5 }) A: T6 G, c7 J 外商压价变本加厉$ ?; ]* S" S4 {. L# t
# A h+ l) V6 x% z$ B/ ], O6 b0 B 更令人担忧的是,一些看准山西焦炭企业困境的外商,企图利用焦炭跌价的这一趋势,增加要价筹码,寻求2006年集体压价,一旦120美元/吨的价格水平被打破,整个焦炭行业将陷入致命危机。
; R0 t- r, b' m+ j
4 b) ~0 b8 t/ g1 X. C1 h& S 天津港号称世界上最大的焦炭出口港,在原材料市场一片叫涨的大环境中,这里出现了个别不太协调的声音。不少外商已经屡次无端挑剔产品质量,要求按目前二级冶金焦的市场价格购买一级冶金焦,并且改变了原有的结算方式。
$ Y0 G+ R# H6 m" ^( d1 D$ S- A6 F: `
常建国告诉记者,当初德国用户将焦炭价格压到每吨110美元,他执意不肯,于是,这位商人以焦炭灰分高,降低焦炭的燃料值和强度为借口,并叫来几位法国、比利时商人趁机压价。
- f7 _6 w# V+ M
: t( Y I1 U/ p& p7 d! t. q 常建国的一个“忍”字道出了他内心的矛盾、隐晦和曲折:“在与外商数轮的讨价还价中,我们害怕失去这来之不易的客户,很少有人能够理解我们急于求成、成交心切的工作方式,我们沉溺于和外商过去良好的合作经历,所以只能忍耐他们的不合理要求。”
$ @: m0 A; Q; H* u4 _) _# [9 x% M) Y7 o7 v! z# h! `
在外商“挑剔”的注视下,常建国不得不与国外买家签订了固定价格合同,但是外商又借机在交易之前要求常建国先交200万元的风险押金,常建国无法辩驳,因为固定价格合同就意味着厂家需要承担原材料的风险。
) A& m: q. {" D. w% C; R; @" u" W8 A- S; r6 |3 _
跌价背后更难以启齿的原因恐怕与铁矿石谈判有关。正在东京进行的2006年度铁矿石谈判在价格上僵局难解,2006年日本是否会再次率先与铁矿石供应商达成涨价协议?这是中国钢铁企业最为担心的。市场分析人士认为,“逼”焦炭企业降价是日本最直接的选择,由于日本是中国焦炭出口大户,曾经接受了中国焦炭的天价,他们预期2006年焦炭价格将下跌,因此可能率先接受2006年铁矿石价格保持不变或上涨的条件,以牙还牙。% S+ C9 ]2 X: c0 j
- D3 M* M! g# n% T k9 K3 ^
让焦炭价格回到250美元
& g9 W1 \- G: m6 C6 }1 q: D" D' e8 E% [$ O3 ~
“焦炭是一张王牌,我们迫切希望能够找到一个新的出路,把剩下的资产激活。”常建国不可能再以“处变不惊”的漠然态度来面对这瞬间的风云变幻。
0 d, D; c T* V' m, C. a
0 C' x' B. c) C 常建国的上述忧虑,在中国北方焦炭联合体亦引发了共鸣。中国北方焦炭联合体理事长、中煤焦化控股公司董事长华祖贵说,如此低的价格2006年将难以为继,这样下去整个行业的发展都要受到严重影响。
8 U# Q6 a M z4 J4 Q2 z! p
9 M' P: l. ]# s3 @1 J. k; @- X “我们不要求焦炭卖到400美元,但能不能让价格上到250美元?”焦炭大王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。对此,华祖贵表示:只要业内骨干企业能真正联合起来,焦炭价格重回200美元乃至250美元完全可能。
`9 M! y) m- t" s4 K0 [
* R8 D* L0 M( Q: W6 g 在当前焦炭行业全行业亏损的困难形势下,中国北方焦炭联合体积极寻找出路,开始秘密计划2006年焦炭出口价格上涨的具体措施。2005年12月22日,联合体成员单位代表聚首北京,初步探讨了2006年焦炭出口价格上涨的具体措施。中国北方焦炭联合体的这一思路归结为:以“一个声音说话,一套方案应市”,通过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,尽快遏制焦炭价格持续下滑的势头,达到2006年集体涨价的目的。这也是未来山西焦炭走向世界的共赢之举。 l E( G' }# P5 s1 ^6 f+ f
) b: C' Z0 Q' Q. f8 N8 ]+ F 而在轰轰烈烈的涨价呼声下,已经有人提出担心,北方焦炭老板们的“集体涨价”会否从一个“泥沼”走向另外一个“泥沼”?多月出口价格的暴跌,曾经证实了火红一时的山西“焦炭欧佩克”无功而返。
' @$ Y# r g u+ Q# E! o4 ~
% F& r) d$ H, I 这样的涨价联盟可能支持不了多久。众多业内人士也如此认为,联合涨价将波及国际焦炭市场,“必须得到中央层面认可”,赢得更多企业的信心,才能让北方焦炭联合体发挥出真正的作用。北方焦炭联合体目前仍在等待的,是决策层的“绿灯”信号。5 D# |5 d, P1 ]+ i0 @/ [, Y
) Q! [- H% u4 x+ {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