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F0 \* X9 c. i/ W$ ^: y% X/ \4 r4 p+ g5 F1 K
5、森林是陆地上最大、最理想的物种基因库 ) c* v/ c' |) k" a$ m6 r% B% A3 ` 9 @7 K4 T* V8 z$ k& S+ x 森林具有明显的层序性,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小生境或小气候条件,为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场所。每个小生境中生活着许多有代表性的生物,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生物区。据估计仅热带雨林中就有数万种生物。这些生物遗传库已给现代农作物和药草提供了许多物种,实际上,农作物和药材都是来自野生生物种。目前,仅印度就有2500种植物可作药物。森林中蕴藏着丰富的动、植物资源,其中许多种类尚未被人类发现,是人类的宝贵财富。0 x! o) l; k- D* M( O# z4 q; M
% m/ F+ B/ N3 _) C) j/ O1 B6 R 0 G5 ]9 @6 U: n+ @1 Z& f, U 4 g- b. a2 l4 n8 @8 R+ W9 ~$ }) ](二)世界森林资源利用情况, N% F ~& F- C* V0 ?
4 b! z; F3 _5 T1 K$ N x4 W9 ~6 X& p8 _% F/ V
+ d2 \4 Y+ ?9 I4 S" d 从生态学角度看,森林是世界上较复杂的一种自然生态系统。对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巨大的影响。据专家推测,地球上森林面积最多时约为72亿hm2,占陆地面积的2/3,覆盖率为60%。目前,世界上密闭林覆盖面为28亿hm2,占陆地表面的21%,另有13亿hm2为稀疏林,若再加上休耕地上重新长出的林木、天然灌木和退化的森林林地,则全世界森林总数约52亿hm2,占总土地面积的40%。 & K+ U# N3 I/ f$ f# y1 g+ [6 m) M! d" k
森林在净化城市空气方面有重要的作用,如吸收CO2、制造O2、过滤灰尘、防止风沙和病菌、减弱噪声等等。森林又是木材和木材产品的来源,对发展工农业生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。据国外报道,目前世界上仍有1/3的人类是以木材为做饭的燃料,就柴火这一用途来说,到2000年,人类需要种植30亿亩的树木。但目前,这方面的造林速度仅达3亿亩,如果不加以保护,任意砍 4 H1 r7 ]) z0 x& e8 m1 U 伐,势必造成森林资源的减少以至于消失。农村能源问题能否解决,将对今后世界森林资源破坏程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 , C |0 _: n4 P2 u3 O3 u $ S, f1 h8 O% D& U5 G& S' l/ z 人们为了发展农业或其它目的,大量砍伐森林,已造成了世界森林量的迅速减少。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环境规划署1981年的估计,每年约有1110万hm2热带森林和林地被毁;每年约有730万hm2热带密闭林被开垦作农田,约有380万hm2/年稀疏林被用做耕地或作为薪柴砍伐。如果按目前的毁林速度,热带潮湿森林将在177年后全部被毁。有的国家毁林问题更严重,如科特迪瓦和尼日利亚每年损失其森林的5.2%。按照这种速度,这些国家有可能在2007~2017年间丧失其全部森林。据FAO估计,世界热带稀疏林砍伐量中,非洲占62%,而森林损失的一半以上(55%),则发生在西非象牙海岸、尼日利亚、利比里亚、几内亚和加纳等国,其森林损失速度为世界平均速度的7倍。亚洲森林砍伐最快的是尼泊尔(3.9%)和泰国(2.4%)。在拉丁美洲,巴西每年对密闭林的砍伐占拉丁美洲砍伐量的35%。* `0 M, A7 I5 m5 y7 z" I0 S
) i8 \; m/ X9 e& i4 [/ O( |5 [ ~
+ j' k6 G5 l* o; t9 y
) m! e: S; K/ E, d7 ~# T( y% e/ {
(三)、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特点 " o# k5 _& x+ p6 D# M$ y T* i+ a$ E, ]1 e9 ` : X" o+ j$ ^6 O' d8 i& Z4 @% X 9 d- V* F1 w3 t" ?+ {& F( D1、森林资源现状, \; P5 {: E ~4 z, [6 [# k) F: U
/ T: h. `! y; L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类型齐全,包括由热带雨林到亚寒带针叶林的各种类型。1949年我国 / W! n! r8 m2 q8 Z7 n; c( {* Q3 e
森林面积为1.87亿hm2,覆盖率13.0%。70年代减少到1.8亿hm2,覆盖率12.7%。到80年代末,覆盖率上升到12.98%,相当于1949年的水平。1991年森林面积达到12863万hm2,森林覆盖率为13.4%,森林蓄积量由80年代初的每年0.3亿m3“赤字”,增加到现在的0.38亿m3盈余,这表明中国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已有良好的势头,但是,用材林的消耗量仍然高于生长量,森林质量不高,郁闭度偏低(全国平均为0.52%),大片森林继续受到无法控制的退化、任意改作其他用途、农村能源短缺以及森林病虫害的危害,要消灭用材林的“赤字”和森林的破坏或退化,则要求采取一致紧急行动,大力培育森林资源,使公众了解森林的重大影响,并参与保护森林资源的各种活动。 $ I, U0 M. B$ c' \2 f: G: m/ _2 d
" e/ z. j/ k5 p" r+ |
& D6 f' s9 S: L. i: w# ~2、森林资源特点 9 x! r* I& B* e: T! o v9 b* v. L; c( e
1) 树种和森林类型繁多" L: \3 [/ ^$ J; w- i5 F R* r, P+ P
6 ~7 u- P8 |3 k% U 构成中国森林的树种极其繁多,据统计,全国乔灌木树种约有8000种,其中乔木约2000种,包括1000多种优良用材及特用经济树种;中国森林类型众多,拥有各类针叶林、针阔混交林、落叶阔叶林、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、常绿阔叶林、热带雨季林、雨林以及它们的各种次生类型。 - |9 W3 h, t( L6 ~. q! P 2 r4 y" W7 H+ g! l) a & ^3 }) E# ?( H) h& O
$ N5 M" l2 X; j& ?2) 人均森林资源少,覆盖率低 7 Z: s4 T/ a r( } m: h+ {# F# k2 k5 N 我国现有森林面积1.3亿hm2,仅占国土面积的13.92%,占世界森林总面积的3~4%,人均森林面积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%。活木蓄积量少,只有1.03×1010m3,不到世界林木蓄积量的3%,人均林木蓄积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3%。/ p V; j" `2 I7 U# S& T
$ x x3 G' e: r
8 @( t, t& I% e4 J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二位,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%,居世界第53位,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。 3 N0 l5 I- ^. i' a8 J% h 4 X; p) y. `5 l1 A+ K ' C3 {( |) I9 s u- P/ L* p $ a v6 m. t; t0 ^, X 2) 贫矿多、富矿少,共(伴)生矿多、独立矿少 * S P2 p* b9 q
: ?4 |3 O* y5 v( V i 我国矿石品位一般低于世界平均水平,如:铁矿品位比世界平均品位低10个百分点以上,仅为33%;锰矿平均品位为22%,不足世界商品矿石标准工业品位48%的一半;铜矿平均品位仅是智利和赞比亚铜矿平均品位的一半左右;铝土矿几乎全为耗能高、碱耗大、生产流程长、生产成本高的-水硬铝石矿,而国外则大部分为生产成本低的三水软铝石等等。组分复杂的共生伴生矿多是我国矿产资源的有一个显著特点。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常含有多种可综合利用的组分。如我国铅锌矿中共(伴)生有用元素达50多种;全国银矿60%的储量、70%的产量源于铅锌矿中的共(伴)生组分。我国1/3的铁矿储量和1/4的铜矿储量均为共(伴)生矿。甘肃金川铜镍矿、四川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和内蒙古云鄂博铌稀土铁矿,都是我国著名的成分复杂的大型共(伴)生金属矿床。这类矿石选冶难度大,生产成本高,易造成资源浪费。 ; Q9 y' v( z w, t& B" G' q3 P" ~3 I; t* h8 m
: r$ j. E# H3 \( g. m* O 8 |) d: x. @9 F: x. F; R 3) 大矿少、中小矿多,坑采矿多、露采矿少# A1 |' z5 {! i/ M! o; r
- n" j/ S4 ?" ]# A3 B% k- v9 G r
我国已探明的2万多个矿床,多为中小型矿床,大型矿床只有800多个。我国可露天开采的煤炭储藏量仅占7%,且多为褐煤,而美国、澳大利亚则分别为60%和70%左右。我国70%的铝土矿、80%以上的铜矿、90%以上的镍矿、80%以上的硫矿都需地下开采。严重制约了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规模效益和生产效率的提高。" T @. Q* g" p& t0 _
, e# j8 m. ?$ E5 U5 v
y% K8 o. k: P. K+ c& G0 T 7 @/ c/ K p) p1 J 4) 矿区分布区与加工消费区分离,开发利用受交通条件严重制约 2 `# W- a; i2 E3 X$ m z: C N' E. f5 }& I
我国矿产品的加工消费区在东部沿海地区,而矿产富集区则多在中部或西部地区,因而,矿石或原材料需长途运输,仅铁路对主要原材料的年运量就在12亿t以上,平均铁路运输里程达802km。 4 D3 z( k! p# Z+ P/ ~4 l4 `# @1 G4 E% u
我国在世界十大矿业国中,国民经济支柱性主要矿产资源的国际竞争能力多数居最后,其中石油、天然气、铁矿、锰矿、铜矿、金矿、钾盐的竞争力均居最后一位,铝土矿居第九位。- O& i: K6 J( d* N- C: \
1 F# ]$ K. T$ ~* I2 d中国是最早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,新中国成立前,比较完整的矿山近300多个。建国后,矿产勘查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,到1998年底,中国已发现矿产171种,有探明储量的矿产153种,其中:能源矿产8种;金属矿产54种;非金属矿产88种;其它水气矿产3种。依法现矿点、矿化点共25万处,其中已进行了不同程度地质工作取得储量的有2万多处。探明矿产资源总量的潜在价值约占世界的12%,居世界第三位。 ; H3 V* c% m$ e$ U 4 h6 i6 ?& h# G7 H5 P5 C 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逐渐增强,矿产总产值静态比,1996年(4148.37亿元)是1949年(18亿元)的230.46倍。在世界上,中国的矿产资源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,单位国土面积矿业产值也居世界主要矿业国的第二位,是世界平均的2.2189倍,但人均水平为最后一位,为世界平均的74%。8 u2 I# u( M' v4 X4 c) d. B O
, q ]. ]; k' b) g+ r* [ , W/ b7 @$ y8 P6 u% G* X7 u
5 `- M. [+ o( z8 o7 o (二)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 G+ p5 U0 v: N; K ! F( O$ _& D/ Z4 n3 Z 5 q. @& W: ]% U! F+ ~% h. p& l! f7 M$ d& K
1、矿产资源利用不合理& n1 E* Q5 R1 X( e
( m# @6 T2 z+ M& P0 U7 E9 J+ C- U! g 采矿、选矿回收率低,矿产资源浪费严重,是我国矿产资源利用的普遍问题。采矿回收率是指矿山实际采出的矿石量和探明的工业储量的比率。回采率越高,说明采出的矿石越多,丢失在矿井里的矿石少,矿山资源利用效益越高。我国矿山的回收率很低,不到50%。由于管理不善,使许多优质矿产资源当作劣质资源使用,如将大片云母石割成小片用,造成矿产资源的极大浪费。 7 b. C! h/ o( b1 t1 E, a4 p3 Y) v7 c) p+ c+ d& n( ?$ x1 w
; h/ \" F W: f1 y! U1 @! h + t+ v: x/ x8 w5 b# U& w: e 2、生产布局不合理 3 o- I/ }5 L, Y5 q 3 h" s' R! m1 G: v7 N 目前我国矿产分属许多部门来管理,这样使综合性的矿山很难得到全面的开发和综合利用。此外,小矿山的开采给资源造成很大的破坏,个体或小集体随意乱采,导致一些大型矿脉破坏,给国家大规模采矿造成了困难。! U D2 l# L2 z! F9 s( M- E$ 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