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华讯行业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楼主: 恒源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今年桐油价格上调势在必行

[复制链接]
11#
发表于 2007-3-20 12:49:00 | 只看该作者
精辟之极!  我非常支持陈老板的见解!我们云南前不久又走了一部分桐油。现在昭通和文山的桐籽都已收购生产完毕,昭通地区有桐油300吨,文山地区有桐油150吨。宝山等地只有百十吨桐油,全省全部只有桐油600多吨了。与05年比,库存少了一半多,创历史新低![em24][em23]
12#
发表于 2007-3-20 13:57:00 | 只看该作者
厂家之喜
13#
发表于 2007-3-21 09:13:00 | 只看该作者
只要论坛一热闹,桐油价格在短期内总会有所变化。经销商和使用厂家年前备的货大概也消耗得差不多了,新一轮采购高峰在四月即将出现。没桐籽收了,那点油就放住等等价格。
14#
发表于 2007-3-21 12:02:00 | 只看该作者
看了老陈的文章,真是写得好呀!当个安顺`市委书记`也是多多有余!老陈兄,弟在这欠你一句去从政;当官去吧!
15#
发表于 2007-3-22 19:11:00 | 只看该作者
说起来他也是不容易的,这到是为我们生产厂家说话了。可是也得罪了一部分人,做人真难呀!
16#
发表于 2007-3-22 20:47:00 | 只看该作者

, W* ?+ Y' o; e" L4 z4 k# Z( x; u我不得不佩服楼主的敢于直言、敢于说真话。 我们说的直言不是牢骚之言,而是真诚之见。分析评议,重在找准问题,分析原因。前提是与人为善,助人为谊,需要的是坦诚以对,赤诚相见。
4 ?5 `9 @- V" a7 {    直言不是捕风捉影、道听途说,而是事实之言。要以事实为依据,实事求是,丁是丁,卯是卯,有一说一,有二说二。既不能大事化小,敷衍以对;也不可信口开河,随意点评;不应抓住一点,不及其余。可见,楼主的字里行间都是发自肺腑的,单是了解这些数据也下了不少的功夫。感谢楼主,感谢提供数字的人。这年头还有人敢说真话,可真不容易。7 H6 @2 q9 D; n$ X8 i

. ~! c! |7 R3 E% P% T8 V( y
0 h5 C7 O1 b& O3 w& l! F直言不是片面之音,而是全面之声。真理前进一步,就成了谬误;真相只取一截,就成了假象;过程掐头去尾,就不是事实。因此,看问题不能孤立,提意见不可片面。否则,就有可能盲人摸象,论而无当。帮助解剖原因,既要看主观,也要见客观;既要着眼于表象,也不能忽略本质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固不可取,只摆全景印象而无特写个例亦不足道。当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同,需求的分析虽有片面之处,但实谓勇气可佳。5 l7 u5 C* Q. E, [7 R
减产已无悬念,但是减产并不代表增收,丰产也并不意味贬值。这句话我记介去年的贵阳会议上王辉就说过,当然这不是原话,但意思差不多,本人做了修改。呵呵,绝无侵权之嫌。关于库存我听到过好几个版本,当然哪个更接近事实暂无法考究。但这似乎并不重要了,重要的需求如何?后面的需求还有多少?如果说这个平均的需求数成立,那么可以等于后面的需求吗?有哪个油厂敢把所有的油都赌后面?有个油厂又会把所有的油现在卖完?都不会,那怎么办?对此,各人自有自己的小算盘吧!
' l4 w  c" |5 S5 s" d- n1 B6 q  x* `' C( V7 S7 D2 T' s( {6 P
人之所以有一张嘴,而有两只耳朵,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。 可我认为,不要光听大家一起说那也热闹。各抒已见,仅供参考!呵呵、、、、、以上所说只对事非对人., P7 \3 f$ G4 \

, U9 g) S$ G5 B6 Q/ C
; {" S1 I. |! I: X! y8 l1 ^* b  V8 C1 d$ x
[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-3-22 20:49:28编辑过]
  z8 w( O# g, m+ C1 m
17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3-23 16:02:00 | 只看该作者
暗香先生:% g8 E% H8 g, ?$ z4 z$ |( O- ~
      我很钦佩你的文采。& B3 m4 i' _2 M9 n( S) v1 k! Q
      我很愿意跟你探讨桐油市场的有关问题,因为这关系到我的切身利益,也希望在探讨中获得知识。: t+ e3 Z. g. y' o2 q' {& K6 l  U
      我记得在贵阳开会吃饭时我们对王先生发言中所讲“但是减产并不代表增收,丰产也并不意味贬值。”的这一句话的意思进行过讨论。这句话我想可能只在特定条件下才适用,它代表为事物发展的特殊性。作为老百姓的我,只知道“荒年粮米贵”的古训。它在通常情况下都适用。它代表为事物的普偏性。我在文章中对桐油库存的统计持非常慎重的态度,宁多勿少。比如:老川东地区大一点的厂家桐油库存也只有几十吨,全地区现货也只有几百吨,加上以后待收购桐籽所产生的增加数,最多也就1300-1400吨桐油,而我所列数为2000吨;又比如,贵州省全省也就册亨有部分桐籽可以收购外,其余各县都只有零星收购,而我预测可再收购桐籽4000吨即桐油1000吨,而实际上,不可能有这么多。9 z- S9 |# Y, W$ O( S2 ~/ F( r
      “如果说这个平均的需求数成立,那么可以等于后面的需求吗?”我不是诸葛亮,也不是预言家,后面的需求多少我只能参照前面需求的平均值来参考。至于市场今后的发展,不排除需求突然增大或突然减少的可能性。4 a3 G  {" X# x3 }/ }
      盼指正!
18#
发表于 2007-3-26 00:32:00 | 只看该作者
看了陈老板的帖子觉得获益不小,你在帖子中说你对统计数字比较慎重--宁多勿少.我请问陈老板:广西区统计数字是否也宁多勿少?
19#
发表于 2007-3-26 09:31:00 | 只看该作者
看到楼主的回复,很高兴.: _+ s6 w" l. \) L9 a! m% A
现在大家关注的是后面的籽量的情况和需求的动向.当然有可能像楼主说的那样"不排除需求突然增大或突然减少的可能性。"- e* {; w, F. C% z4 |" A2 a: }
今年的情况尤为特殊:1,减产2,处于生产期间;3,价格已在高位运行;4,各厂有存油.细细想来和04年的情况大不相同.; m& N' J! e; T) s
我个人的关注点是需求,中间商的需求,使用企业的需求.
20#
 楼主| 发表于 2007-3-27 12:31:00 | 只看该作者
18楼的朋友:我很高兴地回答你的问题。 - ]: Y3 [0 J1 A$ o9 ~, ~
    在这里,我首先感谢理解我,支持我的朋友们,我向你们致敬了!* B* x, M0 s/ e* k2 U4 M+ h$ g
    为了回答你的问题,我今天通过电话又和广西的各位同仁朋友分别进行了联系,为的是力求做到认真,准确。  J7 Z# q0 {# ]
    河池地区的天娥、乐业、河池、宜山现桐籽库存生产结束后有1400吨,柳州市300吨,这两个地区目前桐籽
- |$ z' A% s7 e6 _2 T, I收购已进入扫尾期,桐籽收购价上涨到1.62元/市斤,同仁们预测最多再能收购300吨桐籽约生产100吨桐油,这9 B9 e9 J" V1 U) x
两个地区共1800吨桐油。. `9 v1 s3 U4 P* m2 x9 w6 \: B2 T* B3 c
    百色地区:年后籽油库存折合计3500吨。年后销售了800吨,剩下2700吨。百色市部分生产云南桐籽,年后9 c. A7 P* C% `/ ^
云南桐籽断货基本停收。桐籽年后主要在田林县、西林县收购。3月6日开始大量收购,我了解了一下,6-15日田
( U7 e7 y" O% g9 ~6 F林平均每天上市30吨左右,西林每天上市20吨左右,16-25日田林平均每天上市25吨左右,西林平均每天上市15
/ D) Z) f$ A8 ^- X吨左右。26日后已进入扫尾时,每天上市量不到10吨。也就是说前十天收了500吨,后十天收了450吨,当地厂家+ {  i: V) r- a( F! \* [
预测还能收300吨,年后可能总计收购了1200吨桐籽,即300吨桐油。经这么一计算,百色地区应有库存桐油3000  h7 Q/ U$ |4 e- |: p
吨。
. e) }6 N8 L# C    广西自治区总计应有桐油5000吨(含非主产县200吨)而我在文章中广西库存数是5800吨,显燃,我在文章中& v0 Z* X* t# W) Q
是坚持了宁多勿少留有余地的原则。2 |& Q2 r; U% p# `5 l" Y: v7 J
    可能大家还记得05年5月20日的南宁会议,百色地区各厂家向大会报了3400吨桐油库存,因有部分厂家未到会2 w. c3 O$ h/ U5 n: v
没有列如统计,少报了400来吨库存,实际上当时百色地区应有3800吨左右桐油。与今年比较,时间上多了两个月,
# _' @" Y3 U: V/ |数字上多了800吨,差距是较大的。
3 w, s" f0 C, B5 _/ P    当前,由于百色地区桐籽收购已进入扫尾期,从而减少了各油厂桐籽收购的资金压力。油厂急于销售桐油的心5 n- c+ o1 S4 z) F5 p
态得以缓解,报价已经趋稳,历时20天的价格回落基本结束。油价进入了一个暂短的稳定期。" J. S2 h6 Y) _3 n7 Z+ V
    关于暗香先生关心的桐油销量问题,我想作一个调查后再作答复。4 B: e. d8 S* I
    在人类社会里,唱戏的少,听戏的多,但唱戏的总希望听戏的能一起附和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申请友链|手机版|华讯行业网 ( 桂B2-20030027  

GMT+8, 2025-4-27 15:33 , Processed in 0.029584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2

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